发布时间:2022-07-04 浏览量:1284 分享次数:28 来源:链中陶
华贵,夺目,象征皇权,非富贵人家不可轻得。这便是金。当不起眼的高岭土遇上是奢华的黄金,一场视觉盛宴,就此展开。
不知从何时起,人们喜欢在瓷器上添加“金”元素,镀金、镶金便是直接将金子用于装饰。因过分损耗金子实在可惜,久而久之,人们便想到将金子炼为金膏、金水,用以装饰瓷面。一来增加金子的利用率,二来金面与瓷器的融合更为灵活妥帖。
《志雅堂杂钞》中便有关于古代描金的记载:“金花定碗用大蒜汁调金描画,然后再入窑烧造,永不复脱。”可见,自古以来,人们为了发挥“金”的魅力付出诸多努力。
古有御窑蘸蒜描金,今有我瓷挥金如墨。这不,80后瓷业彩瓷镶金一班组长李勇便是其中典型代表。
待金溶成金水,再以描金笔蘸取,于器皿上绘乾坤,或是镶边,或是铺金,这便是作为一个描金师每天的工作。
从入行至今,不知不觉已经过去二十余年。日复一日的寻常动作,令他的技艺出神入化,就连难的“一笔成型”,对他来说也不在话下。“一点瑕疵一个错误,浪费的就是金,那么贵的东西,心疼啊!”他打趣道。
如果不是接连承担数场高端峰会,李勇可能就如同千万手工艺人般,湮没在芸芸众生中。但时间已然证明,他的手艺,不会被埋没。
每日清晨,李勇便会去领 1500 克金水。就像金融押运一样,金水的领取流程也容不得一点马虎。出库,签字,称重,每一步都格外仔细分明,后才能到每个描金师的小盅里。
“必须认真,一瓶 100 克的金水相当于我一个月工资。”下班前,依然由李勇负责回收。“每个小盅要刮得干干净净,还有洗描金笔的水和布条,凡是我那个房间里跟金有关的物件都要回收。”
如果说,每天回收的金水按 200 克计算,折合含金量就接近万元。有人不禁好奇,过手那么多金,难道就不曾动心?“我们天天和黄金打交道,在我眼里,那些黄金水就跟墨水一样。作为公司提供给我工作用的材料,我用的时候会十分小心,浪费会心疼。”李勇说道。
要在盘子里完整画一圈0.5-1mm宽的细线,比想象中难得多。稍有不慎,便前功尽弃。一天,一月,一年,二十二年,日日屏息凝神,重复着这样枯燥动作,实非常人可忍。
但他也不闹不燥,“我记得厂里请来教我们的日本老师傅的中指,像被柴刀劈掉了一半,就因为几十年保持一个动作,肌肉都凹陷了。我们的手法和他们不同,所以只起老茧,已经好多了。”
当年,日本老师傅就很喜欢李勇,因为小伙子脑袋灵光。不仅技术的东西一教就会,还会猜老师心里所想,懂得举一反三。好几次的盛宴任务中,都是他在默默改良,或是调整笔刷,或是调节手法,他总是闷头努力,使合格率蹭蹭上涨。
描金瓷器是瓷界珍品,但学瓷上描金工艺的人越来越少,性子沉静的李勇如今已是国瓷永丰源资历老的一位描金师傅。伏首案前,他一如当初细心勾勒每根线条,打磨每处细枝末节,要求自己每一笔都流畅鲜活,富有神韵。
“工作寂寞吗?”
“不会,静下心来很舒服。”
“会干一辈子?”
“没想过那么长远的事,只想脚踏实地,对每一次落笔负责。”
责任编辑:吴主编
主办方:唐山市陶瓷协会
电话:0315-5773285 传真:0315-5773285 邮编:063000 邮箱:tsstoxh@163.com
地址:河北唐山路北区陶瓷文化创意中心4层 技术支持:中国陶瓷官网 版本记录
© 版权所有 唐山市陶瓷协会
冀ICP备15016801号-1